韩国种植体进价九百元,好的那一种!
欧美的,一干五百元,二干元,三干元
看品牌!
全瓷牙进价几百元 人民币
剩下的是医生的技术费,门面,设备。
现在医学院开了种植研究生课
慢慢会降下来的。
种植体材料成本分析:
目前中国市场上大多是进口品牌,全球300多家企业都瞄准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。这里有3个误区:
1)进口垄断造成价格居高不下,呼吁多支持国货来降价。
2)市场杠杆,竞争激烈自然降价。
3)植体材料都一样,价格高肯定是暴利。
大致看,中国人接受种植体都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,美日德法瑞士瑞典,包括低端的以色列、台湾和韩国。虽然国产品牌(包括贴进口牌的)越来越多,每年都有新面孔,但起步晚是事实,需要经过10年以上临床检验,尚不堪大用。毕竟是后半辈子要用的,可以选好的,为啥要当小白鼠呢!
而且,国货目前也不会便宜,设计加工和广告的投入需要快速赚回本的。所以创英、威高、百康特等与韩国奥齿泰、登腾等在一个价位上(600-900元)。国货的成熟还需时间。
竞争还能降低成本吗?价格战激烈,有许多医院诊所在打“亲民”牌,2000,3000元均有之。肯定在材料、医技、医院设备管理上下大力气了。事实上,都是套路。材料这块儿看看加工环节就知道不可能了,制造商和供应商是要挣钱的,除非偷工减料,以次充好,谁敢用哈!
种植体首先选钛材很重要,有2级纯钛、4级纯钛、和钛合金(5级钛)不同等级不同价格,这些应该指医用材料。是根据各不同企业技术设计加工而成,在发达国家(德国、日本、美国、瑞士等),人工、设备折耗费就很昂贵了。有许多企业转移到相对便宜地区(韩国、台湾、大陆等)代工,当然不可取的是使用工业钛材降低成本方法,更有甚者(多为山寨)使用工业废料和边角料。例如,第一大品牌诺贝尔(瑞典)都强调,其特殊加工的纯钛材料优点。尤其是采用“高能2级纯钛”,是亲水亲骨种植体的基础。成本肯定不是韩国和台湾能比较的。
纯钛棒、设备车钉、表面处理是主要成品的环节。如某些韩货(登特司、植是道)300-400元很让人担忧。总之,患者一定要问清是哪国牌子,不多,合理的材料成本价格分3挡。
低端有韩国(奥齿泰、登腾),代工贴牌(百丹特、科特斯等)约600--900元,更低的就别相信了,国产(创英、百康特、威高)可考虑。
中端有德国(Ankylos, Bego, Camlog),法国(安多健),美国(百康)约1500--1800元。建议大家选择这些性价比好的中端植体,质量保障,效果与高端一致。
高端有瑞士(ITI),瑞典/美国(诺贝尔),美国(Zimmer3i,登士柏Astra),约2500--3000元。这是宰土豪用的,普通人没必要。
更新:
随着种植技术的普及。越来越多的医生会了。竞争加剧。价格会下来的。。毕竟种植还算是一个比较普通的手术。可控风险。
欧美种植体和韩国种植体的区别
一分钱一分货。
欧美的种植体骨结合的速度比韩国的要快。
最简单的例子,我这边用过的植体最好的是瑞士诺贝尔亲水性植体,稳定性没得挑,刚种上去到做好牙齿可以使用,最快的居然只用了3个多星期,而且骨结合非常好。然后多数病人选择的是韩国奥齿泰,这个应该是国内使用比较广而且多的植体了。不等它长上两个月都不敢取模,病人的术后恢复也明显比诺贝尔的慢,尤其是年龄比较大的病人。长时间的复诊回访后,贵的植体骨吸收普遍就是少,便宜的植体骨吸收普遍就是多。虽然可能只是一两个毫米的区别,但是按照长时间的使用寿命来看,也许就是这一两个毫米决定了一个植体的5年成功率或者10年成功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