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人没有蛀牙
但有时候吃东西或刷牙时会有酸痛感
其实罪魁祸首就是牙根上的小凹槽!
仔细照镜子,如果发现牙齿根部有凹槽
那就要引起重视啦!
在临床上,牙根部的凹槽,通常被称为楔状缺损。
楔状缺损通常发生在牙齿的唇颊侧面,也就是牙颈部硬组织。通过缓慢地磨耗而产生的缺损
一般呈V形,所以,临床上称之为楔状缺损。
虽然没有龋齿,但因为产生了楔状缺损,牙体组织有部分缺失,所以牙髓组织就会对外界的刺激(如冷、热、酸、甜等)产生相应的症状,也就是牙本质敏感。
牙齿楔缺是由多因素导致的,其中,牙颈部薄弱、刷牙时的机械磨损是目前公认的产生牙齿楔缺的主要原因。另外,酸蚀、干扰等也是导致牙齿楔缺产生的因素。
研究表明,横向刷牙比垂直刷牙更容易导致牙颈部的缺损。
除了刷牙方式以外,刷牙频率、牙刷更换频率、饭后是否马上刷牙、牙膏中研磨成分含量、牙刷刷毛硬度等,也会对牙齿楔缺的产生造成一定影响。
想要防止牙齿楔缺,就要避免对牙齿过多的机械磨损,尽量选择较软的牙刷,且刷牙时力量不要太大。避免饮用过多的酸性饮料,在进食完酸性食物后,不要马上刷牙,间隔一个小时再刷牙,这样就有利于避免牙齿表面的磨损。
进食时,要选择钙含量高的食物,或者在刷牙的时候选用含氟牙膏,这样有利于减少外源性酸对牙齿硬组织的影响。
对于有夜磨牙症、颌干扰、牙龈萎缩、胃肠道消化性疾病的患者,应该及时进行干预治疗。
如果患者的牙齿缺损特别小,而且还没有症状,可以先观察,暂时不需要处理。但是,如果有了症状,就需要做一些干预治疗,尤其是牙齿缺损影响了美观,伴随着色、牙龈萎缩,或者存在牙本质敏感的症状,都需要进行干预治疗。
牙齿缺损会导致菌斑聚积,口腔卫生难以控制,也会产生继发的龋齿。缺损较深时会导致牙髓炎、根尖周炎以及一系列的牙齿问题。
我们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减少和阻止病变的进展,减轻疼痛或者牙本质敏感来恢复牙齿的功能和美观,所以,出现牙齿楔缺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