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齿是指人类的第三磨牙,一般在 16~25 岁间萌出,可随着食物越来越精细,只有少数人的智齿能在口腔里顺利成长。
智齿会造成哪些伤害?
龋齿
不管长得正或不正的智齿因为其“特殊的地理位置”都很难清洁到位,
有些甚至根本刷不到,所以智齿很容易得龋齿。
牙周炎
智齿地处腮帮子和牙床的交界处,很多时候周围已经不是坚韧的牙龈组织,
而是松软的粘膜组织,抵抗力低下,非常容易发生牙周炎。
不管是龋齿还是牙周炎,都是细菌导致的“传染性”疾病,
会有源源不断的致病菌从智齿向口腔内其它牙齿播散,其中受累最重的就是毗邻的第二磨牙。
智齿冠周炎
智齿无法完全萌出时,和牙床之间的缝隙是十分容易进食物残渣的,
并且容易在抵抗力相对低下时、加班顾不上刷牙时、学习忙碌压力大时等关键时刻反复发作,非常难受。
如果智齿能正常萌出,并且建立咬合关系,或者至少不会带来疼痛和感染的风险并影响其他的牙齿的话,是可以不用拔除的。
在口腔临床操作上,对于智齿拔除的适应症,也有很严格的规定,只有在出现以下这些情况时,才会考虑拔除智齿:
龋齿(蛀牙)、造成邻牙病变、 空间不足引起冠周炎症、 局部不易清洁,
无对咬牙、智齿阻生、 引起其他病变、正畸需要、 因阻生疑为不明原因的神经痛病因者,或可疑为病灶牙时,亦应拔除。
对于智齿的情况,美国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的建议是:
如果埋伏的智齿牙根已经形成、被周围骨组织完全覆盖、无任何临床或影像学证据需要拔除者,可以定期观察。
但一定要告知患者情况会有变化的可能,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拔除智齿的相关风险也会增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