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医生,牙齿矫正后会不会容易松动?会不会随年龄的增大牙齿更容易脱落?矫正后牙齿会不会酸软无力没办法吃硬的东西啊?”这是我院开展“正畸季”活动以来患者咨询最多的部分问题。
如果懂得牙齿矫正的原理,就会明白以上命题就是典型的伪科学。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牙齿矫正的原理:吸收与再生。
牙槽骨是人体内较特殊的骨头,施加压力,它就会吸收,施加牵引力(张力),它就会再生。简单来讲,就是通过“牙齿受力→传递给牙槽骨→牙槽骨吸收加再生→牙齿移动”的过程,来达到让歪牙归位整齐的目的。
因此,牙齿移动不等于牙齿松动,相反,矫正牙齿是有益于改善牙周组织的。因为牙齿矫正后,咬合关系恢复正常,整齐的牙齿不易残留食物残渣,清洁起来也更方便,这对牙周和牙齿的稳固和健康有一定帮助。而牙周组织健康,正是防止牙齿松动脱落的关键。
牙齿松动的真正原因是牙周病!
目前在我国牙周炎已成为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,从口腔出血到口腔异味,再到钙化产生牙结石,慢慢引发一系列的牙周病,导致牙龈萎缩,牙齿松动。而牙周炎的关键致病因素是口腔的菌斑微生物,与矫正无关。
当然,矫正后的牙齿健康情况也和矫正时医生的技术息息相关。根据以上的矫正原理就可知,牙齿矫正存在一定的风险,如果矫正力度过大,或者方向错误,都会导致牙槽骨破坏,给牙周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。
因此,矫正牙齿时一定要选择专业的口腔医院和经验丰富的牙科医生,把风险规避到最低。